王艷敏
冬至大如年。
冬至,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。古人認為從這天起陽氣日漸興盛,乃大吉之日。冬至便以一盤餃子的儀式賦予了這一天獨有的期盼和溫馨。
大半時間都在南方的我,對冬至有一種別樣的感受,因為每每在冬至前一天,母親會打來電話提醒我“不吃餃子,會凍掉耳朵!庇谑蔷驮诙廉(dāng)天,穿過滿大街辣子的飄香,到一個東北人開的餃子館里去獨享鄉(xiāng)愁的甜蜜和惆悵。其中的另一層含義還在于,冬至是春節(jié)假期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家的一個前奏。
“好吃不過一盤餃子!倍聊潜P熱氣騰騰的餃子,讓我在異鄉(xiāng)有了比對其他食物更多的“舌尖上的偏愛”,她以一種獨有的方式提醒我“初心不忘,故鄉(xiāng)不遠”。
回北方這幾年,對冬至對餃子的期盼似乎沒有以前那樣強烈了。因為,一家人同在一個城市,冬至里的團聚就成了一種理所當(dāng)然。冬至前一天,用電話詢問母親餃子餡的準(zhǔn)備情況,母親來一句“早準(zhǔn)備好了,下班回來吃。”母親又一次的提醒,讓我眼眶熱乎乎的,那種久違的母愛的溫暖,瞬間又擊中了我。不管有無距離,母親把冬至和對我的每一個叮嚀都變成了一種習(xí)慣,而這種母愛的重復(fù)卻常因我的忙碌而忽略,變成了一種對母愛的辜負。
小時候,為了照顧吃素的我,冬至和過年時,母親總會為我調(diào)制一些素餡,為了讓素餡餃子出味,她會變著法地加各種調(diào)料和食材,把花椒炒出焦黃的香味,放涼后碾成沫和著剁碎的嫩黃的韭黃,一并攪合在素餡里,餃子出鍋,成了一家人的最愛。從此每逢包餃子,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調(diào)制葷素兩種餡。飯桌上,母親擺上幾個盛有香醋的小碟子,又特意給我準(zhǔn)備一盤辣椒,看著孩子們蘸上醋一個一大口,母親總是提醒:“多吃幾個,喝點餃子湯,原湯化原食!蹦菚r母親給我們上的“憶苦思甜”課,還有一些大到為人處世小到坐姿吃相的道理,多是在飯桌上有意無意傳授著,就這樣我們兄妹四人在滿足胃蕾的同時,一天天長大、懂事、成人,天各一方。但又因著母愛的維系,將血濃于水的親情不斷延續(xù)。
長大后在南方讀書、工作的我,在體驗了類似“煮餃子”的“被扔下水,被燙煮、被翻滾”的人生后,漸漸明白,把生活給予的各種滋味“調(diào)和成餡”,包容一切酸甜苦辣,經(jīng)歷的一切就變成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。
生活總需要一些儀式感來對抗世事的薄涼,那些滿足了舌尖需要的食物,一定帶著美好的祝福和期待,在特殊的日子,與我們溫暖相遇。當(dāng)冬至一盤盤熱騰騰、圓鼓鼓的餃子又端在我們面前時,愿我們每個人都許下溫暖的祝愿:“為了愛我們的人,為了美好的目標(biāo)”,去帶著感恩的心上路,然后,無悔回望。
冬至已來,春天不遠……
。ㄗ髡攥F(xiàn)供職中道企劃部)